親愛的爸爸,其實我們想對你說,你不是賺錢的機器,在家庭中,孩子也想要成長過程的記憶裡有你。

我先生從事保險業務工作,跟我一樣,工作時間相對彈性,但我們工作的領域相去甚遠。一開始交往時,我的同學跟他身邊的同事,都很好奇這樣的組合,到底是怎樣發生的?而其實我們也在交往結婚乃至於養育子女的過程中,一直在尋找我們之間的共同性何在。我想是我們都很嚮往自由,喜歡自己規畫生活吧,也因如此,我們想選擇一種,不同的育兒方式。

有一天早上,我應邀到我先生所處保險業務單位去講課,課題是有關保險跟戲劇間的關係。想當然爾,我們就把一歲的孩子也一起帶出門,我講課的席間,孩子的爸爸帶著孩子坐在一旁,他也似懂非懂地看著媽媽說學逗唱,累了就趴在爸爸同事的身上睡著了。

我跟我先生都常帶孩子到工作的場所,除了我先生希望孩子知道爸媽工作賺錢不容易,也希望讓孩子知道爸媽在關心什麼,在為什麼而努力?工作時身邊的同事是什麼樣子?工作不只是賺錢,更是將自身才能回饋社會的一種方式。一齣戲是怎樣成形?保險業務除了簽約如何待客如親?我們身教言教,就希望把這過程當作是孩子學齡前的 Baby boss。

同場加映:人,為什麼一定要工作?

因著工作的關係,曾讓我有機會拜訪民歌之母陶曉清,在我還未成為母親之前,就非常羨慕陶姐與長子馬世芳先生之間的關係。兩人在其領域都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像是作著不一樣的事,卻是在廣播跟音樂界,有著密不可分的傳承,還有爸爸亮軒的作家身分,一家的書香與樂聲,美食與友誼,成為馬世芳先生成長時最好的養分,而現在我們所看見的他們,兩個世代不只合作、還有對話。

如果,這樣的親子關係是我們所嚮往的,我們該做些什麼呢?

如果我們為了生活選擇雙薪,把白天跟下午的美好時光,都留給保姆或婆婆,只用下班後那所剩無幾的精力,跟尚未被汙染的情緒去與孩子相處,那孩子跟爸媽會是幾分熟呢?

如果是單薪家庭,爸爸帶著薪水擠了車下班,看見太太抱著小孩在看電視,笑得樂不可支,會不會埋怨一整天待在家裡的太太跟小孩,不知職場疾苦?或是反過來,孩子鬧脾氣大哭,會不會換來爸爸一句,「妳整天在家沒幹嘛,怎麼小孩還都帶不好?」

推薦思考:新女性之聲:家庭主婦的時代來臨了

父親跟母親帶著工作家庭不同的頻率,與孩子相遇,在一天當中僅剩不多的時間裡,試圖磨合出一致的共識,傳遞一樣的價值,還要撇除情緒的波動,抵擋時間造成的壓力,三者不同年紀不同需求的人,要達成融合度極高的溝通,是不是很不容易?

在懷孕的後期,我跟先生都不約而同地減低了工作量,他可能沒有每天到公司報到,我則要把導演的工作適度的分配出去。孩子出生後,為了多陪伴他,我們的確也遇到可能要降職或是薪資降低的處境,但這不是犧牲,這是選擇。

因著我先生以前的餐飲專才,他在家的時間,除了自我的休閒及工作之外,還要負責家裡的家事,拖地洗碗,買煮三餐。不只如此,連我的月子都是他作的,而我一半的時間照顧小孩,另外一半的時間也一樣在家進行著劇本的編寫跟企劃蒐集資料。我跟先生真的是一人一半的,分配著這個家中賺錢養家與養育孩子的工作,像承載著火車運行的兩條鐵軌,不偏不倚。

或許在現今社會,工作跟育兒還是兩件很難不被劃開的領域,似乎工作時育兒就會無法專注,育兒時工作孩子也會讓孩子過早社會化。於是爸爸或爸媽為了賺奶粉錢,只用很少的時間來參與孩子成長,當孩子已經學會翻滾、爬行、用湯匙吃飯這些進度,都不是親眼看見,而是聽別人說的。

我們錯過的,已不是存摺金額可以彌補得回來的。

為何有些父母只會要求孩子成績,卻不問他們心情,這絕對跟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多寡有關。因為我們對孩子的觀察不足,只能用這樣非常「客觀」標準去評量小孩,事實上是,我們可能就是跟他不熟。慢慢地,我們簡化他成為考試讀書的機器,他也簡化我們為賺錢的大叔跟打掃家裡的阿姨。這絕對是我們彼此都不樂見的。(推薦閱讀:【王迪詩專欄】你替孩子安排的「名牌」之路,是他想要的嗎?

時間是你最珍貴的禮物,因為你只有一生那麼多的時間。你可以多賺金錢,但不能多賺時間。因此,當你付出時間給某人,乃是將你生命的一部分送給他,而那是絕對要不回來的,因為時間就是生命。所以,時間是你所能給人最大的禮物。華里克牧師

媽媽是孩子的地,爸爸,你就是孩子的天。別讓他望著你,只望得見你的背影,除了工作賺錢,你還是太太最好的支柱,孩子最溫暖的依靠,這個家最忠實的保護。而這一切都需要付出時間。(推薦閱讀:親密是教養的起點,帶孩子「好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