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過程有辛苦也會有幸福,調查發現,育有幼兒之女性幸福感,需要伴侶協力支持!【媽媽的第二職場】專家經驗談,得人資源整合創辦人蔡淯鈴告訴我們,對於在育兒階段的職場女性來說,釐清自己的優先次序,精進自己的管理技巧,會有幫助;對於想要重回職場的女性來說,則須留意「轉變管理」,管理重新回去上班這件事對自己、對家人的在心理上與實質上的影響。

文|蔡淯鈴(得人資源整合有限公司創辦人)

承接上一篇:重返職場,會對不起孩子?不是當媽媽失去自己,是傳統讓我們沒有自己|專家談媽媽的第二職場(中)

年輕世代希望兼顧工作與家庭

在世代轉變中,台灣家庭代跟代之間的互動也在更新當中。台灣女性的自我期許,也在隨著時代而演進。對七年級以後的女性來說,同時擁有工作角色跟家庭角色,似乎越發地成為主流。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資料(如下圖),2019 年以後,育有 3 歲以下、6 歲以下、6~14 歲孩子女性的就業率已經非常接近。三十年來,大多時間,育有幼兒,跟育有較大孩子的女性就業率差距 10~15%。有些幼兒媽媽會傾向先留在家,等孩子大了再上班;但在過去這幾年,無論孩子幾歲,想上班的女性都會盡一切可能去上班、讓自己持續留在職場上。這可能反映當今世代的生涯態度,也可能反映經濟現實,這對企業來說,都帶出了「職場友善育兒措施」的迫切。


圖說:臺灣育有子女之女性就業率趨勢圖(1991~2022年)|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夫妻共親職興起,女性職涯因而能夠持續發展

當前,每天早上在幼兒園、小學門口,送小孩上學的父親越來越多;在週末的公園遊樂設施旁,陪小孩玩的父親比例也越來越多;不同於更早之前的世代,過去這些任務主要由在家育兒、或是做相對責任比較不大工作的婆婆媽媽來承擔。這些景象反映了年輕世代男性比起更早之前世代更願意在育兒上投入、參與。這也是為什麼育有幼兒的女性能夠持續在職場上的主因。


圖說:在台北,週末公園隨處可見陪玩爸爸|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圖說:在台北,小學附近,送孩子上學的爸爸隨處可見|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求職時,要留意公司的友善家庭實踐

對於未婚未育的年輕女性來說:在轉換工作時,注意求才公司是否有友善家庭的企業政策,甚至是否有這方面兼顧工作與家庭的職場典範人物,是非常重要的。這反映了公司的主管態度及企業文化。這件事的重要性,甚至高於可見的薪酬、職位,跟眼前當下的工作內容成長性。因為處在這樣的公司,妳才能夠有底氣跟盼望,去提前規畫自己在工作、家庭方面的長期發展,看得到未來。

與此同時,了解未來伴侶公司的政策跟典範人物也是同等重要的。若是他的公司不夠支持他,即便他自己想認真經營工作與家庭,也會不時遭遇這當中的拉扯與職場壓力。在社會演進的過程中,他的環境裡是否有這樣的前輩、主管來做他的工作與家庭榜樣,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以工作為人生唯一價值,非常關鍵。

同上所述,唯有處在這樣的公司,他才能夠有底氣跟盼望,去提前規畫自己在工作、家庭方面的長期發展。

在職場日常裡,可以多跟正在育兒的前輩同事互動,了解他們的工作與家庭,快樂與挑戰,也會有助於幫助自己預先思考可能會遭遇的議題,先做準備。

在工作上,若自己能多給正在育兒的同事們體諒跟支持,不但會對部門氣氛有所幫助,也會給自己更多內在信心:將來自己若生養孩子,也會得到同事的支持。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當自己日常的待人接物總是溫暖待人時,就會更有信心自己也會被溫暖對待。若自己對人總是比較不溫暖,那麼在自己有需要時,也會自然地擔憂自己不會被善待。

孩子 0~6 歲時父母最辛苦:孩子會長大,辛苦會過去

對於在育兒階段的職場女性來說,釐清自己的優先次序,精進自己的管理技巧,會有幫助。找尋在同一職場上的育兒前輩,從她們那裡請教經驗,對處理職場關係、家庭關係,以及自己的內在情緒會有幫助;不要讓自己孤單。孩子還小的時候,會比較辛苦,但孩子會長大,辛苦會過去,幸福感會持續上升的。最大的盼望就是「孩子會長大」,而且比妳注意到地更快。


圖說:育有幼兒之女性的幸福感,很需要伴侶協力支持|資料來源:〈職場友善育兒研究〉,2023,國立臺灣大學王麗容教授與得人資源整合有限公司

對於想要重回職場的女性來說,最主要的議題是「轉變管理」,管理重新回去上班這件事對自己、對家人的在心理上與實質上的影響。而自己的個人主體性——追求人生長久幸福的渴望,是支持自己的意志力,能夠跨越在這當中種種挑戰的關鍵。

自我覺察,積極溝通,善用各種資源來協助,是處理這個轉變最重要的三個關鍵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