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離職重啟,為自己的「職涯」重新定義——【媽媽的第二職場】專題,專訪職場教練布姐(陳瀅如),談起初為人母,設法平衡家庭與高強度的工作,以及從萌芽、探索到啟第二職場的心路歷程,她的神情之中閃爍著耀眼的光,彷彿在說:「生命之中,沒有比離職與成為母親,做得更好的選擇了」。

初見布姐,馬上被她滿溢的能量給深深吸引,言談之間,帶有善於傾聽、果斷卻也縝密的特質,她提到如今面對改變與變動,時常抱持著流動的心態,「所謂工作與生活,其實是沒有界線且模糊的,它非常動態」,因此絕大多時候,我們也更應以流動的姿態,去擁抱時間,歡迎變動的到來。

「我的一天,從感謝開始,」形容起自己的一天,布姐放慢語速,貌似在回憶與組織的同時,再次感受晨間的空間,想像自己坐在窗邊,有些日子有陽光灑落,埋首筆記,寫下一日之始的感恩:「如果能在一大早,就將自己的能量調到一個高頻,你的注意力也會聚焦在更正向的事物上。」

在 47 歲離開外商職場以前,一切世俗通認「成功女性」的標籤,陳瀅如(布姐)身上都有:留學美國,30 歲以前長期在紐約工作,回台後旋即加入知名外商公司,並曾擔任大中華區業務營運主管,帶領上百人團隊,終登上職涯高峰。回憶過往頻繁出差,世界走跳,領軍千萬的外商高管生涯,布姐笑說,自己現在的日常恣意很多,想想自己當時的決定——與其說是放棄高薪、離開職場,不如說是回歸自我,於是屬於她的第二職場,如是展開。

揮別完美,理出生命排序

在離開職場轉戰教練顧問、經營自媒體之前,布姐的生活在繁忙的日程與多重身份之間轉換,尤其在 32 歲成為人母後,才意識到自己的某種開關被刺激後打開,布姐笑說,「其實我原本沒想過要生孩子,當了媽媽之後才意識到自己竟然這麼有『愛』。」瞇著眼,銀鈴地笑,繼續說道:「當時我花了非常多 effort(心力)去成為一個媽媽,在這麼多的 effort(心力)背後,其實就是想要好好地給予孩子⋯⋯你可以給的那些愛,這是我認為自己成為母親後比較大的轉變。」

面對生命角色的擴張,布姐寬心接納、彈性回應,她提到:「生命的先後順序很重要,」人的時間有限,然而角色卻是多重且跨越的,想要兼顧卻力不從心的狀況對於每一個媽媽而言都不陌生,「譬如說,我在懷第二胎時,突然有一個很好的工作機會,是亞太區的 BD Head。這個頭銜對於之前的我來說,絕對是一個聽到時會『哇,好厲害喔』的機會,但當下我想都沒有想就回絕了。」

很多人問布姐:「曾經後悔嗎?」她搖搖頭,說其實也不會,因為她當下便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生命排序是什麼:「當然它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我們只能捫心自問:對你來說最重要、最無可取代的究竟是什麼?」

很多時候,作為母親,想要萬事周全、所向披靡,然而要求完美的心願有時就像一道枷鎖,愈在意則拴得越緊,「有時要懂得在工作上取捨,有時要在母職上放過自己」,布姐說,作為一個職場媽媽,很多事情得學會抓大放小:做了,就甘願;放下,便懂得安心。

「有些時候,我會刻意練習『不要那麼完美才去試』」,讓自己有犯錯的機會,學習接納、擁抱不完美的自己,「很多人心目中的『好媽媽』就是一定要接送孩子、一定要親自做晚餐,一定要把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把自己壓得很緊,無時不在焦慮,孩子們很敏銳的,肯定也會感受到媽媽的緊張」,反其道而行,布姐把焦慮化為溝通,把脆弱交付給親密的家人,誠實地展開對話:「我會和我的孩子說,媽媽不擅長什麼,但媽媽喜歡陪伴,我們來討論,如何創造一個更有品質的相處;我會坦承,剛剛情緒不好,我很抱歉;也會問問他們,媽咪可以再多做哪些事情,讓你感受到自己非常重要?」

創造不一樣的親子關係並不容易,然而布姐卻說,她相信作為每一個角色皆沒有標準答案,想要兼顧親職與自我的媽媽們,可以更勇敢的嘗試、更無懼的追求,「因為唯有一個快樂的母親,才有機會創造一個快樂的家庭。」她提到。

為自己創造第二職場

布姐的 30 代,一面承擔親職,並持續在外商公司擔任要職,她提到,自己很幸運,有很堅韌的支持系統,在事業與家庭之間毋須作出選擇,便能有很好的發揮與維繫,「我並沒有覺得自己在成為母親之後,自由與選擇有被限縮,反而感覺擁有更多」,布姐分享時,時常面露祥和,帶著智慧與感性,丟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回應:「我們對於生命選擇的想像可以更有彈性,並且試著更平衡一點。這麼多年以來,我一直試圖尋找一個平衡點,人在『太過』時會感到焦慮;『太鬆』時也會感到焦慮,無論是追求事業亦或是承擔親職,平衡一直是我很核心的議題。」

在追求事業成長、承擔責任與照顧家庭之中擺盪、取得平衡,布姐從未停止步伐,也從未因為選擇而自覺犧牲,而是迎接一切的機會、可能與挑戰,在此之中最令人稱羨的,便是只有布姐自己能決定自己的投入與方向,在 47 歲那年,她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放棄外商企業令人稱羨的頭銜與職涯,展開第二人生的闖蕩。「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敢在將近 50 歲的時候選擇離職?」,布姐面對問題,總是有所準備:「你覺得 50 歲的女人還可以做什麼?答案是,究竟有什麼不可以?」

布姐的第二職場,是自己為自己創造,「會做出這個決定的最大契機,是因為我覺得我的人生,想要更多的自由與創意,如果一成不變,對我來說有些無聊」,布姐任性,但不妄為,在女性多重的角色與身份裡從不忘照看自己,這件事情困難,在於這個世界更喜愛為女性貼上標籤,設立門檻,並試圖定義有所謂「完美的女性」,然而「完美」真的存在嗎?

布姐不這麼認為,「我常去想,自己死了之後,會留下什麼?我為公司賣了這麼多東西,是不是對環境造成了傷害?我究竟幫助了誰?」從疑問之中去尋找答案,布姐提到,在展開自己的第二職場之前,曾經歷懷疑、探索到付諸實行幾個階段,「有很多時候我們知道自己不夠滿足,但卻不知道為什麼;在我決定離開職場之前,我花了很多時間在找,我想過的『不一樣的生活』究竟是什麼?」

在布姐身上,幾乎可以看到一種力量,她真誠地擁抱作為母親的角色,試圖在自我與角色之間拉出一道細微的縫隙,喘息之餘也容許自己在犯錯中學習,承認職場中的佼佼者也許在家庭裡是更需要被支持的一方,同時找到自己的 core value(核心價值),將自己視為一個完整的人,會倦怠、有嚮往、能示弱也可依靠,不斷地在探索自己的旅程中不曾停歇。

改變,從知道自己握有選擇權開始

「我常和學員們分享,要獲得第二人生,也許得先試著把自己的第一人生給過好。」第二人生不是第二選擇,而是為自己創造新的活法,「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活在一個舒適、自在的環境,然而一旦遇到挑戰便選擇依賴,很多時候我們便會失去抵抗的能力,我們都要失敗過、被羞辱過,才會知道種種感受對自己帶來的衝擊是什麼,並獲得快速同理他人的能力。」

創造第二人生的前提,是我們都曾經有過第一人生,布姐提到,沒有一段經驗是浪費的,即便是苦痛或創傷,它都有可能是展開第二人生的養分與肥料,「如果你對於第二人生的想像,是為自己創造職場,那麼『配套』也是很重要的,無論是縝密的財務規劃,抑或是明確的實踐腳本,都可以幫助我們在初期比較快地穩住陣腳。」

經歷過將近 20 年的職涯修羅場,布姐說,她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定義自己的職場,「對以前的我來說,職場就是把自己的時間貢獻給一間企業;而現在我所定義的第二職場,比較像是我將主動權拉回來,我決定我什麼時候工作,想跟誰工作,以及我像要什麼樣的工作內容與環境。」在這個前提下,工作變得相對多元且立體,它不再像是爬樓梯,持續追求更高的位階、無止盡的指數型成長,反而更像是一個平面,能力與視野因為不同的接觸而持續擴張。

在女性的多成身份中保有對自我的追尋,對於許多人來說並非易事。

布姐說,選擇權這件事情,首先得建立在「妳知道,自己其實是有選擇權的,只是這個所謂的『選擇』的範圍或大或小而已」,大至一早起床,妳選擇如何度過這一天;小至週末晚餐,妳選擇煮飯抑或是上餐館,「人本來就有選擇權,所以當我們一旦有了這個前提,便比較不會有『被害者』的感受。撇除了『被害者』感受,我們再進一步去想,那麼從此地走向你的理想,會有幾個階段、多少步驟,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去準備,以此為起點,至少便有一個開始、一個方向了。」

在機運與努力之間,布姐從不吝於承認自己的幸運,然而在整個社會不斷地框架女性,以完美的母親之名勸誘女性在追求自己的道路上感到畏縮或渺小,布姐的故事則提供了另一種可能的視角,即便職涯上經歷過無數高光時刻,她仍將最七彩的部分,獻給了作為母親的自己:「我覺得『探索』這件事情,是我們一輩子的功課,我也是在當了媽媽後才發現,原來我有這麼多的面向,因為這個新角色,我才能看見自己的另一個部分,而它仍一直在變化著。我想這一輩子,我仍然會不斷地在找自己,以及自己究竟要什麼中度過。」

為重返職場做好準備!永齡女力計畫X女人迷 工作坊報名中!

2023/12/7【創業心法】講座・打造全融合的生活:女性職場、家庭、自我成長的人生策略課,邀請布姐擔任講師,帶你了解未來趨勢、打破現有的限制,實現更有意義、更平衡的生活。

一起報名,開創我們的第二職場人生吧  ➤ 點我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