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二月,某個一如往常的夜晚,喧嚷的新聞幾乎從電視裡溢了出來,一則2分鐘的新聞卻讓一切歸於寂靜,那是一則慰安婦辭世的報導,和一個幾乎被世人遺忘的故事…...

建議閱讀:慰安婦的歷史不該被遺忘【阿嬤的紙飛機】計畫

故事關於一個在菜市場賣椰子的阿嬤,19歲那年,她沒有機會向家人說再見,就在上學的路上被日本警察帶上一艘駛往南洋的船隻,在那裡,她被迫成為慰安婦,平均一天接客超過20次。三年過後,她千辛萬苦回到台灣,換來的卻是父親與祖母辭世的噩耗,她的叔叔看了她一眼,冷冷地說:「我們家沒有你這種臭賤女人。」說完就把她的皮箱扔出家門。

我就那樣站在電視前面許久。原來,她們和我存在同一個時空。原來,她們在社會的角落那麼辛苦地活著。藏在慰安婦三個字後面的,居然是數十萬女人的一生,一個個有血有肉,一個個真實且令人心疼的阿嬤。

女人一輩子遭遇一次這種事情,就會成為無法抹滅的陰影,更何況是一天二十次,每天無止盡的輪迴,對一個女人來說,到底是多麼大的傷害?而在承受那樣的傷痛之後,竟然還要接受世人的指責,甚至不被自己所愛的人諒解。原以為回到故鄉能夠擺脫惡夢,他人的目光卻是另一場長達數十年惡夢的開始…

那幾個禮拜,我開始著手蒐集慰安婦的書籍和論文。我想像著字裡行間的每一個阿嬤,數十年前都曾是一個個年輕、漂亮、而且健康的女孩。她們原本可以擁有一個平凡幸福的人生,但年輕時的遭遇卻推著她們走上和其他女孩截然不同的命運,一般女人生命裡會經歷的過程,包含戀愛、結婚、生子,在她們的人生裡卻是呈現一片空白。

更可怕的事情是,世人並不記得有這樣一群女人的存在,一群代替當時成千上萬少女去受苦的女人。新聞寧可關心藝人的八卦,或是政治人物的廢話,也不願提醒世人,日本政府還欠她們一個道歉。

我不禁自問,距離我們超過半個世紀的歷史,身為一個學生,到底有什麼能耐去改變?什麼都不會的我,唯一會做的就是打企劃書,然後就這樣從一份企劃書開始,我找到了一群熱情又善良的夥伴。

我們試圖用年輕一代的角度,為進行了20多年的抗爭注入新的生命力。結合設計與藝術,我們把阿嬤們的故事做成色彩鮮豔的紙飛機,讓更多人帶著這些故事去旅行。我們也透過攝影展、講座、裝置藝術、蒐集連署明信片、翻譯、拍片,讓台灣人,還有全世界看見這群垂垂老矣的阿嬤仍在等待正義的到來。

台灣最後七位慰安婦,平均年齡88歲,她們已經等待了21年,還剩下多少時間?我們是阿嬤的紙飛機,邀請同樣身為女人的你,一起為這群阿嬤發聲。